
地鐵15號線一期西段北沙灘車站采用明挖施工,基坑敞口露天,并緊臨小月河。在去年“7·21”強降雨中,小月河水幾乎漫出堤壩,車站安全一度遭遇積水威脅。為此,工地項目部除了準備水泵、防汛水袋外,還用上了新型的專業(yè)搶險物資。
根據(jù)技術人員的測試,當極端天氣出現(xiàn)時,少則3分鐘,最多5分鐘,這種防汛麻袋就能充分膨脹。幾十個膨脹麻袋碼在一起,在天氣晴好時,它們在工地里如同一沓草墊子;只要暴雨一來,它們立刻就能撐成一個防汛堤壩,可以保護深基坑等車站施工中的關鍵部位。
由于使用前體積小、重量輕,利于存放、運輸,與需要往里面填充沙土的傳統(tǒng)防汛麻袋相比,膨脹麻袋能在防汛搶險時縮短響應時間,并節(jié)省人力投入。
占地小、搬運方便,解決了施工現(xiàn)場的空間和人力問題。另外,積水退去后,由麻袋組成的堤壩周圍也不會‘遺撒’沙石淤泥,保護環(huán)境的同時,幾乎無需人工二次清理現(xiàn)場。 膨脹麻袋不僅可以防汛、防潮、護堤,還能堵漏。把吸水膨脹麻袋放入水中吸水膨脹后碼放,根據(jù)水流速度和流量排成幾排,然后根據(jù)水的高度確定擺放層數(shù)。如水流過大,可用鐵絲連接,然后打樁固定。堵漏時就把吸水膨脹麻袋放入涌洞,吸水膨脹達到堵漏目的。